在当下的白酒市场中,产区概念和生态酿造早已成为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白酒产区不再仅仅是一个地理标识,它更是品质与独特风味的象征,承载着白酒文化的深厚底蕴。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对于白酒品质与安全性的要求也水涨船高,生态酿造、绿色发展成为白酒行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世界名酒如法国波尔多、苏格兰威士忌产区,均以独特的自然禀赋和酿造传统闻名全球。在中国,以茅台镇为核心的赤水河酱酒产区、以宜宾为代表的浓香产区已形成集群效应。而诞生于秦岭南麓森林河谷的金徽酒,凭借“世界美酒特色产区”的认证,正成为西北白酒崛起的核心引擎。
秦岭生态景色
一、秦岭产区:中华祖脉在秦岭,秦岭南麓有金徽
常言道好山好水出好酒,在中国白酒的地理版图中,美酒总是伴随着深山、美泉、良谷,从绵延的赤水河,到江淮流域氤氲的湿地,好酒的基因里,生态总是绕不开的一环。
金徽酒的生态基因,就是来自于茫茫大秦岭。
南北分水岭的秦岭,生活着大熊猫、朱鹮、金丝猴和羚牛等珍稀野生动物,生长着红豆杉等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是“世界物种基因库”。
而占地3000余亩的金徽酒厂,就坐落于秦岭山脉南麓、嘉陵江上游的陇南徽县,酒厂周围覆盖着方圆150平方公里的郁郁森林,自古以来就有“陇上江南”的美誉。2023年,徽县被中国白酒协会官方认证为“世界美酒特色产区·中国秦岭南麓白酒之乡”。
金徽酒森林河谷美酒区地理方位
二、黄金六度:天生好酒的生态密码
巍巍秦岭孕育着万物生灵,也在千万年的地质演变中,为一杯好酒的诞生,提供了一片远离尘嚣的生态秘境。
嘉陵江源头水系
金徽人将秦岭生态的馈赠,总结出六个黄金维度:
海拔890米:山地与河谷交错,形成天然的酿酒微气候;
年均温度15.8℃: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温润,全年酿酒持续不断;
年均降水1088mm:水量丰沛,气候暖湿,利于微生物菌群富集与窖池发酵;
年光照1200小时:紫外线少,云蒸霞蔚,更利于酿酒微生物的天然繁衍;
年均风速1.1米/秒:空气流动缓慢,有利于酒菌附着,避免杂菌污染;
土壤PH7.28,酸碱适中,富含锌、锶、硒等微量元素,赋予健康价值。
独特的生态禀赋为金徽酒提供了不可复制的酿造环境。全年无大风天,无霜期174天,雨量充沛,微生物菌群种类达数百种,徽县所在的徽成盆地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天然的酿酒坛。
三、4A级景区:一草一木都是景,一呼一吸皆沉醉
在秦岭中诞生的金徽酒,也将酿造生态酒树立为金徽的使命。从1951年正式建厂至今,70余年绿色发展,金徽酒建成了占地3000亩的生态酿酒园,融合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标准,实现生产与环保的有机统一。
徽成盆地-金徽酒生态酿酒园
金徽酒厂素有“一条天河过,两季树有果,三季花常香,四季景不同”的美誉;
厂区内所有生产生活用水实现循环利用,净化后的二次水浇灌出秦岭最美的樱花大道,每年春季樱花盛开,吸引方圆百里的游人入厂游览参观;
厂区内的天河隶属嘉陵江水系,曾有摄影爱好者在天河边拍摄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素有鸟中大熊猫之称的朱鹮在此驻足停留;
2014年金徽酒厂即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2019年更获批国家级绿色工厂,成为集生态酿造,旅游参观,文化体验等于一体的白酒酿造基地。
秦岭四宝-朱鹮
四、用好秦岭生态:产区经济的双向价值
不可复制的生态酿酒环境和独有的低温酿造工艺,造就了金徽酒“生态酿造、低温甜润”的独特品质,是国内为数不多同时获得“中华老字号”“纯粮固态发酵白酒”“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绿色食品”等多项国家级权威认证的白酒企业。
金徽酒生态酿酒园
陇南徽县也与金徽酒形成协同发展的步调。如今,陇南已经将白酒酿造打造成为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在优化产业结构、打造产业集群、拉动社会就业、增加地方税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以金徽酒为代表的陇酒已经成为西北名酒的典型代表。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产业逻辑。秦岭南麓的“世界美酒特色产区”不仅提升了金徽酒的品牌溢价,还带动了当地就业、旅游与税收(2024年上缴税费5.43亿元,同比增长8.24%,占当地税收55%)。
金徽28年
结语:坚持生态酿造,从秦岭南麓走向全国十强
金徽酒的愿景是“跻身中国白酒十强,打造中国白酒知名品牌,建成中国大型白酒酿造基地”。在产区价值释放、消费理性化与行业集中度提升的三重驱动下,其以生态为基、文化为魂、创新为翼的发展路径,不仅为陇酒振兴注入动能,更为中国白酒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生态样本”。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