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在“恰如其分”中,展现出更为醉人的味道。
今日,秋分。
金气秋分,风清菊黄秋期半,昼夜均而寒暑平。一个“分”字,既是日光夜色的均长,也代表着秋季一分为二:一半是夏的余温,一半是冬的序曲。
秋色平分,大地染黄,人间气象走向了均衡相宜。酒在这“恰如其分”中,也逐渐展现出更为醉人的味道。
|秋风扫落叶,以独特的方式描绘出一幅落叶如诗的美景。图源/视觉中国
秋分有三候:
一候雷始收声,秋分后,气温降、雷雨少。
二候蛰虫坯户,“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蛰居的虫蚁用泥土封住洞口,阻挡寒气进入。
三候水始涸,降水渐少,天气干燥,河流湖泊步入干涸季。
秋分这一天,太阳直射赤道,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北的广大地区,日平均气温都降到了22℃以下。
现代气候学意义上的秋季,到此也就真正进入了。稻穗、橘子,黄得雅致,辣椒、柿子,红得热烈。
“秋风起,蟹脚痒”。秋分正是岭南地区“吃秋菜”的日子,采一簇秋碧蒿与鱼片滚汤,在菊花开遍的天气中吃螃蟹,再呷一碗“秋汤”,是赏秋的极致。
秋意正浓,少不了把酒言欢。
|每年秋天糯稻收获的季节,也是刺梨果成熟之时。图源/视觉中国
9月底,刺梨酒开启了酿造。
刺梨是一种可食用的野果。《黔书》提到,“刺梨野生,夏葩秋实,干如蒺藜多芒刺,葩如荼蘼,实如安石榴而较小,味甘而微酸。”
作为高原上特有的野生植物,刺梨喜光喜湿,生长温度不能低于10℃,适宜长在海拔500-2500m的向阳山坡、沟谷、路旁以及灌木丛中。
云贵高原即使进入了冬季,湿润的印度洋暖风也不离去,造就了“冬梅雨”的特殊气候,成为了刺梨生长的温床。
|果农在黔西南山地采收刺梨 图源/视觉中国
秋分前后,刺梨成熟,色泽金黄。贵州人会在荆棘密布的灌木丛中寻找它的身影,然后汲取新鲜刺梨入酒,做成刺梨酒。
他们准备一个竹片编制的簸箕,有规律地上下颠簸、撞击,不消片刻,刺梨的尖刺就被轻松褪去。将新鲜的刺梨切片、去籽,大火蒸至软化,酸涩在高温下消退,刺梨的甜味则被激发出来。
挑一个万里无云的日子,将片状的刺梨晾晒成刺梨干,选择50~60度的高度酒,照半斤刺梨干泡十斤酒比例,加入3-5两的蜂蜜或冰糖,之后任由时间酝酿,愈陈愈香。
|野生刺梨果虽吃起来酸涩,但酿制成酒却口感醇厚。图源/网络
秋分,是秋熟作物灌浆和产量形成的最后关键时期,也是酿酒的谷物成熟的季节。
赤水河沿岸的“小红粮”躺在阳光下,慵懒地晾晒出多余的水分。东北黑土地上5月播种的高粱开始了预订采收。
当气温降到20℃左右,桂花也就开了。金菊正黄、丹桂飘香的时候,也是美好宜人的时节。
秋分时候,把鲜桂花浸成桂花露,渗入白酒,酿成桂花酒。其成品微黄,酒质清新醇和、绵甜爽净,具有天然桂花香味。
|中国人喝桂花酒历史可上溯到2000多年前东周时期,屈原《九歌》中写“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图源/视觉中国
秋是成熟,是浓缩,是回味,是旷远疏落,也是隽永情深。里尔克说,秋风把最后的甘甜酿入浓酒。
绮丽的秋分,正是人间好时节。秋兴、秋景、秋味、秋酿都已齐备,不妨及时喝上一杯。
关注好酒地理局
发现好酒的自然人文之美
更多好文……
好酒地理局所发表的包括但不限于
文字、图片、视频等原创作品,均受法律保护。
未经许可,严禁任何形式的转载、篡改、删减等。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