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类似“国产葡萄酒日子难过”的声音此起彼伏。但在6月13日的一场两个小时的直播里,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景象,用一句话总结就是:中国葡萄酒,未来可期。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葡萄酒产业大有前景。”


“做好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这篇大文章,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


近日,多位国家领导人分别在宁夏和新疆考察,并深入调研当地葡萄酒产业,提出将葡萄酒产业列入打赢脱贫攻坚战、守好改善生态环境生命线、坚持不懈推动高质量发展等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中宁夏志辉源石酒庄和新疆天塞酒庄都在此次考察之列。


这无疑为国产葡萄酒人增添了更多信心,同时也让行业和市场重新思考、审视国产葡萄酒的未来及更多可能。


因此,云酒直播特邀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副秘书长、葡萄酒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祖明,中国农业大学葡萄与葡萄酒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葡萄酒技术委员会主任、国家葡萄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段长青,北京农学院教授、世界十大最具影响力酿酒顾问李德美,宁夏志辉实业集团董事长袁辉,新疆天塞酒庄庄主、新疆天塞酒庄营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立忠,共同回顾国产葡萄酒的“高光时刻”,纵论国产葡萄酒的现在与未来。



“春天真的来了”


“宛左右以蒲桃为酒,富人藏酒至万余石,久者数十年不败”“汉使取其实来,于是天子始种苜蓿、蒲桃。”


这是《史记》中的记载,也是记录中国酿造葡萄酒的开端。其记载的中国葡萄酒文化,曾让迷茫中的源石酒庄找到方向,成为源石酒庄发展至今的核心文化。


“精卫填海”式的源石酒庄,是在废弃砂石矿场上建立起来的,废石、废坑以及各类废弃建筑材料在这里被重新利用,中国文化元素、尤其是汉朝元素在这里随处可见。今天,源石酒庄已经成为贺兰山脚下极具代表性的“中国酒庄”,艰苦创业的历程已成为注脚



1986年,袁辉就开始在宁夏做运输、采砂、搞绿化,开发荒山荒坡,而这片漏沙漏水漏肥而且满是巨石的土地,并不适合农作物生长,于是种植葡萄成为第一选择——2006年,贺兰山东麓百万亩葡萄长廊、小酒庄大产业拉开序幕。


袁辉提到,2007年调整产业时,定位于生态、节能、环保,想要建设整个世界葡萄酒旅游目的地,“当时也没有技术和方法,凭着热情做了下去”。


正是凭着这股热情和不断进取的定力,源石酒庄在贺兰山东麓产区酿出了中国人自己的葡萄酒。


在源石酒庄逐渐探索出属于自己的发展路径的同时,新疆天塞酒庄成立,此后逐渐形成天塞独特的产品风格,今天也成为国产葡萄酒企业中的翘楚。


这是一个时间长、投资大回报慢的行业,需要有很大的耐心。”在陈立忠看来,葡萄酒行业从葡萄种植到酒庄生产,从品牌建设到市场推广,其间艰辛和困难都是国产葡萄酒人需要共同面对的,离不开坚持和坚守。



10余年前来到新疆巴州焉耆时,陈立忠就做好了准备,“在大自然面前,我们能做的很少,更多的是能够建立适应气候条件的种植规范和标准,一步一个脚印地用时间植根于身后的土地,种出好的葡萄。”


陈立忠表示,国产葡萄酒在多年不断的耕耘和坚守下,已经有了比较好的品质基础和品牌,越来越多消费者对国产葡萄酒有了信心,高层关注到了国产葡萄酒产业,行业更应该要建立信心,“中国葡萄酒真正的春天来了”


源石酒庄和天塞酒庄的发展历程,只是无数中国葡萄酒庄从无到有的缩影。春天的到来,其实不仅源于高层的期望和鼓励,更因为他们数十年如一日对品质的坚守,已经开花结果



国产葡萄酒为何备受关注?


在考察葡萄酒产业时,领导人从葡萄适合的土壤、气候,到当地适合的种植方式,到采收方式和科技水平,再到市场与文化的融合,表现了对全产业链的关注。


而在李德美看来,中国葡萄酒产业规模相对于中国的GDP规模,几乎是微不足道的。那么,国产葡萄酒为何还备受关注?


葡萄酒在中国社会中更重要的作用首先是社会价值,而不是经济价值。”李德美认为,从历史上看,葡萄酒都是出现在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时期,是人们品质生活需求提高的表现。而今天葡萄酒的社会效应要大于经济效应,其不占用耕地的优势,对于粮食供应来说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而葡萄适宜荒地种植的特性,对于经济落后地区提升经济、解决脱贫问题,也有重要作用。



同样,段长青也看到了葡萄酒产业的社会价值,以宁夏为例,“葡萄酒产业对脱贫振兴起到了很好的社会作用,防风林的建设对土地起到了保护作用。源石酒庄用过去的一些矿坑和沙坑建造,也对废弃的东西进行了修复,让其变成优美的旅游生产基地,这些都是无法替代的。”


对于贺兰山东麓产区和新疆焉耆盆地产区的社会价值,王祖明表示,这两个产区都位于中国西部,且是中国主要的葡萄酒产区,基本是利用当地的荒滩、戈壁,也就是在不占用耕地的情况下建起的葡萄酒园,推动葡萄酒产业链的发展,带动了当地农民的脱贫致富、就业及上下游产业的发展,对当地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


从社会层面而言,国产葡萄酒行业从来不是只关注营收、利润,而是与一个地区的社会发展息息相关、融荣共生。站在更高的角度去看,或许就更能理解无数“中国庄主”为何要耗上大半生心血去种好一株葡萄。



中国人自己的葡萄酒


每一家中国酒庄、每一位“中国庄主”也许都曾想过,要酿造中国人自己的葡萄酒,要把这个“舶来品”在中国发扬光大。


在“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一前提之下,发展中国人自己的葡萄酒便显得更加重要,也更加迫切。仅仅9年前,中国葡萄酒在国际上获奖还是一件“令人震惊”的事。


李德美提到,2011年,一款来自宁夏的葡萄酒在国际上获得了奖项,《Decanter》甚至以“The Big News”为标题表达赞叹。《每日邮报》也发表评论称,“中国葡萄酒打败了法国葡萄酒,中国不再需要进口那么多法国葡萄酒了”。



而今天,“国产葡萄酒获得世界级荣誉”已频频见诸报端,并越来越得到了全球同行的认可,这是我对中国葡萄酒品质质量的认识。”


然而,在国际上逐渐声名鹊起的国产葡萄酒,在国内市场却没有获得足够高的关注度。在李德美看来,国产葡萄酒在中国市场的关注度与其国际地位不符,倡导“中国人喝中国葡萄酒”实则是理性的回归


李德美认为,商业的角度看,“中国人喝中国葡萄酒”意义重大,国产葡萄酒在中国市场上更具优势

一是中国酒庄更贴近中国市场和消费者,与消费者的沟通更加有效快捷;


二是葡萄酒企业都是以全产业链来呈现和推广自己,中国酒庄更有优势,例如智慧酒庄的旅游销售;


三是是经销商需求转变,很多经销商只是品牌的搬运工,品牌提升与经销商没有关系,在此情况下,有很多经销商转向跟中国葡萄酒公司的合作。

当“中国人喝中国葡萄酒”成为普遍共识的时候,国产葡萄酒的发展,也就进入了新的上升阶段。



国产葡萄酒如何做大做强?


国产葡萄酒人勠力同心的坚守、国家壮大葡萄酒产业的需求、喝国产葡萄酒意识的逐渐觉醒……无论从哪一方面看,国产葡萄酒都具备了蓬勃发展的基础。


而面对产量、市场的连年下滑以及疫情带来的影响,国产葡萄酒又该如何做大做强?


段长青表示,国产葡萄酒产区例如宁夏产区,已经发展为特色明显、国际知名度比较高的产区。“如何根据市场需求去完成多元化产品开发,明晰产区特色优势和产区风格、稳定产品个性,成为产区下一步做大做强的一个关键。尤其是要根据中国人的口味去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不要去让消费者来适应产品。”


目前,中国人均年消费葡萄酒1.7升,跟世界平均7.5升的差距还很大,因此市场潜力也很大。在此背景下,国产葡萄酒应该因地制宜发展各个地区的特色,同时思考以下三点:

其一,多元产业的发展如何不和粮食争地,如何节省水、肥等资源,以保证生态安全和生态优势;


其二,如何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以机械化等方式来降低成本、提升效益,最后带动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


其三,如何发挥葡萄酒产业三产联动的作用,让葡萄酒产业成为三产融合的典型范例。


在王祖明看来国产葡萄酒产品品质提升,风格逐步形成,当下也是经销商与国产精品酒庄合作的好时机,且目前及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的大环境,包括外汇及汇率等进口酒的影响,对中国葡萄酒是一个很好的机遇


但是,近几年来,国产葡萄酒在市场推广和运作方面的进步较整个产业的发展速度,仍然滞后不少。


王祖明建议,未来国产葡萄酒应该要补足市场短板,一方面加强市场推广,要走出去,眼光放长远,研究推广方式及其有效性,做好后续配套服务;另一方面要明确定位,根据自身情况,特别是目标市场和目标消费者,细分并确定产品市场定位,精耕细作,各个突破。


在疫情的特殊情况下,王祖明也提出了几点建议:


首先,产品及定位符合市场及更多消费者的需要,虽然宏观经济与酒类行业不是正相关关系,疫情也是突发事件,但其对消费者消费能力的改变是肯定的,要充分考虑这些变化带来的影响。


其次,做好品牌建设,全国和区域品牌的葡萄酒品牌作用将日益显现。


再次,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即适合自己销售模式及运作方式。


最后,让葡萄酒走进消费者的日常消费,启动葡萄酒市场的增量消费。“只有让更多的人消费葡萄酒并逐步成为日常的饮用的酒类产品,才能促使行业真正的发展。”


疫情到来之前,国产葡萄酒已经有了探底筑稳的趋势,疫情虽然带来冲击,但是当下国产葡萄酒受到极大的关注,葡萄酒人的信心被燃起,发展方向也逐渐清晰,亦不失为触底反弹的良机。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