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在海南三亚的沙滩上,一夜之间,充满山西特色的“骑楼”、杏花树、文化墙以及“得造花香”的牌匾纷纷现身……让人有种错觉:这不就是一座“精华版”的杏花村?


原来,从杏花村到三亚,它们跨越2700多公里,只为“清”到天涯海角来。


碧海蓝天为伴,椰风海韵相衬,以“改革潮头清香涌”为主题,2019“行走的汾酒”海南站拉开序幕。当南国风光遇上白酒文化鼻祖,非遗展示交流互动,文创产品强势走红,杏花树下初心不改,一场文化的洗礼由此展开。


自山西杏花村出发,“行走的汾酒”两年间走过十省,在传播“中国酒魂”、传递汾酒文化上已经驾轻就熟,也越来越接地气。


唇膏、腮红、饼干……这还是你认识的汾酒吗?


万万没想到,“行走的汾酒”走进三亚,最圈粉的居然是一堆“周边产品”。


从杏花村走到了三亚,晋琼两地的文化交流,在一件小小的贝雕上展现得淋漓尽致。用贝壳雕刻而成的帆船、海鸥、海浪等元素形成主画面,尽显汾酒的文化与创意。

▲“行走的汾酒”部分周边产品集锦(左右滑动可查看更多


一句“牧童遥指杏花村”,成为了无数人童年的记忆。一款复刻着杏花村小牧童的夜灯,很快就成了现场观众争相拍照的焦点。于是乎,云酒小嫚现场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好想要”,问得最多的一句话则是“有得卖吗?”


如果你亲临现场,你就会发现观众人手一个帆布袋背身上。这个特别定制的帆布袋一面印着“文化汾酒清香天下”,一面则是“行走的汾酒”。与众不同的是,三亚最具代表性的“天涯海角”、凤凰岛等地标融入其中,加上海浪等设计元素,将汾酒与三亚的“相遇”具象表达,纪念意义十足。



外形是汾酒酒瓶形状,实际上却散发着阵阵香味的翻糖饼干,无疑带给现场“吃货”们视觉与味觉的多重享受,成为文创区里的“爆款单品”。


而在游戏、互动、品鉴、把玩的过程中,6000年厚重的中国白酒历史与杏花村美酒文化,也通过它们潜移默化地融入每一位观众的心中。


出产汾酒的山西杏花村,有着6000多年的酿酒历史,是中国酒文化的源头之地。伴随着“行走的汾酒”,博大精深的中国白酒文化,正以一种全新的面貌示人——更贴近日常生活,更加接地气

▲现场展示的海南非遗文化与特色产品(左右滑动可查看更多


而上面这些让现场观众直呼“爱了”的小物件,正是“行走的汾酒”特意定制的文创产品。如果说,懂酒的人从一瓶清香汾酒就能品出悠久的汾酒与杏花村文化;那么更多的大众则是从这些新鲜有趣的小创意里,开始了与汾酒文化的第一次邂逅。


不信,你看现场那些融入汾酒设计元素的手机壳、唇膏、腮红、马克杯等周边产品,刚一亮相就成功圈粉了一大波年轻“汾丝”。为了得到这些小物件,现场观众表现出了超强的积极性,上演了一场“抢位战”,文创区一度大排长龙,汾酒周边产品的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


骑楼+杏花树+非遗工艺,这是一个“杏花新村”?


“本来应该是我们先去到汾酒的发源地杏花村,在感受完6000多年的酿酒历史与文化后,再迎接汾酒的到来,但现在流程颠倒过来,似乎更加奇妙,我们已经抢先一步感受到了汾酒与杏花村的文化和精神”,海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王雁翎表示。


▲海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王雁翎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感慨,是因为现场处处洋溢着独特而厚重的杏花村文化:大到“骑楼”,小到“得造花香”牌匾,在海南的嘉宾与观众看来,这就是一个富有汾酒特色的“杏花新村”


代表了杏花村文化的杏花祝愿树,也在现场同步亮相。杏花树上挂满了汾酒集团领导、汾酒经销商、三亚当地消费者等多个群体对于汾酒的期望和美好祝愿。当枝头上满满的许愿牌随风飘动,这棵杏花树仿佛被赋予了崭新的生命力。

▲杏花树上挂满了“汾丝”留言(左右滑动可查看更多


而在距杏花树不远的地方,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至今的汾酒古法酿造工艺也在现场展示。汾酒酿造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以“清蒸二次清、固态地缸分离发酵”的酿造工艺标准闻名。在此次活动中,它也作为山西非遗的名片,与来自海南的非遗文化展开现场交流



活动现场,观众与嘉宾在欣赏汾酒古法酿造工艺开酿仪式的同时,也深刻感受了一把原浆酒的魅力。


此外,为了这次与海南的相遇,汾酒在杏花村点燃火炬。这支象征着“中国酒魂”6000年血脉传承的火炬,一路传递,来到海南,带着汾酒的品质与文化魅力,触达万千消费者。


不难发现,与其他文化巡展活动不同,“行走的汾酒”的“务实”让人惊叹。博物馆里的文物、杏花树、杏花村独特建筑等,都被一一搬到活动现场,为的就是更真实、更具象地呈现悠久的汾酒与杏花村文化,使其在全国消费者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汾酒走进海南,让“文化长板”更长?


“汾酒与海南,虽然在地理位置上各居南北、远隔千里,但改革精神与改革文化的强烈共鸣,却将二者紧紧联系在一起”,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会长王新国在致辞中表示。


▲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会长王新国


兴之所至,王新国还为在现场赋诗一首:“行走汾酒喜入琼,一路清香杏花风。结交天下众朋友,点点滴滴见真情。”


当“行走的汾酒”走进海南这个极具人文气息的地方,文化的碰撞无疑成为关注的焦点。


▲汾酒集团总经理、汾酒厂股份公司董事长谭忠豹传递火炬


汾酒集团专职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刘卫华认为,“行走的汾酒”来到海南,将是文化的传播与推广、交流与共鸣,也是市场的建设与发展、推进与远行


▲汾酒集团专职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刘卫华


实际上,为迎接这场跨越千里的相遇,精心设计的“黎族打柴舞”和“黎族民歌”——海南两大非遗项目也同台亮相,与同样有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身份的汾酒古法酿造工艺形成共鸣,一场文明的“对话”由此展开。


从某种角度来说,汾酒文化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能够穿越数千年历史长河而生生不息,正是因为它善于创新,勇于变革,在改革中实现了自我的升华发展。”正如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张飞所言,文化作为汾酒的“长板”,一直是其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的强有力支撑。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张飞


当汾酒走进海南,无论是“杏花村”的再现,还是其文创产品的受欢迎,都将加深其在海南消费者心中的文化形象。而随着“行走的汾酒”活动影响力的扩大,汾酒与杏花村文化有了新的传播方向与传播方式,汾酒的“文化长板”更长。


▲汾酒集团董事、党委委员,汾酒厂股份公司总经理常建伟向王雁翎赠书


当前,汾酒正迎来“三年改革”收官的关键期,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成为集团上下的共识,而千年文化的成功创新与圈粉,正是汾酒内部与经销商队伍坚定信心的强心剂,也是品牌张力的有效保障。


正如汾酒集团董事、党委委员,汾酒厂股份公司总经理常建伟所说,“汾酒‘三年目标’不是终点,而是汾酒伟大复兴的一个起点。”让文化这块“长板”更长,是实现汾酒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