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61家投资机构的69位投资者,坐在他们对面的,是口子窖副总经理、董秘徐钦祥。 5月24日,口子窖迎来了包括方正证券、招商证券、中金、博时基金等在内的调研团,然而这场对话似乎并未像几天前的茅台、洋河股东大会那样气氛热烈,调研团关注的问题涵盖了六大方面,集中在省内市场、次高端、费用与政策等,并无太多新意,而口子窖的答复也相当简洁,多为程式化语言,仅701个字。 作为2017年表现突出,并成为徽酒首家利润破十亿的“绩优生”口子窖,本该是投资者关注焦点,为何却出现了惜字如金的“尬聊”? ❶ 机构关注六方面问题, 口子窖这样回复 根据口子窖此次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调研内容分为六方面:省内市场天花板、次高端白酒市场增长、产品升级与销售费用规划、经销商数量减少、员工与经销商新激励政策、省内市场竞争优势。 关于省内市场竞争,口子窖表示,公司在安徽市场已经形成了核心优势,基于安徽省经济发展持续向好和公司中高低档市场运营,省内依然有良好增长空间,同时公司积极探索省外重点市场开拓与发展。 口子窖乐观认为徽酒竞争格局基本稳定,集中在省内品牌之间以及中高档、中低档产品之间的竞争,竞争主要要素在于品牌核心消费群体的争夺、渠道广度与深度、终端网点的服务与展示,各品牌运作模式、运作方式与手段,经销商格局以及消费群体、社会大众对品牌认知都基本稳定。 针对经销商数量不断减少的问题,口子窖回应称,公司在经销商合作上采取“市场共建,利润共享”的合作模式,对经销商分别从意识、实力、队伍、网络、管理五个方面进行全面动态考核管理,对不具备经营能力的客户会不定期进行梳理,采取优胜劣汰,对不具备发展潜力的经销商进行优化或淘汰。 此外,口子窖在调研中表示,正努力占据更大的次高端市场份额,尚无员工和经销商新的激励政策计划。 而业内人士普遍关注的口子窖5年这一“寿命”近20年的老产品,如何应对市场和竞品的升级,以及口子窖向省外市场突破的具体措施等关键内容,并未出现在调研问答内容之中。 ❷ “不会聊天”的口子窖? 在古井贡雄心勃勃提出“重回前三”计划,而茅台、五粮液、洋河等一线品牌都寻求发力华东市场的背景下,口子窖对投资者们的回复却“风轻云淡”,甚至在投资者问及公司在省内市场竞争优势如何时,给出了“核心竞争力请详见年报披露相关内容”的答复话语。 这种淡定姿态,与口子窖的高调表现,反差明显。 2017年,口子窖实现营收36.03亿元,同比增长27.29%,净利润11.14亿元,同比增长42.15%,成为徽酒首家净利润破10亿的企业。 事实上,基于业绩不俗和高盛的投资背景,口子窖一直受投资人的关注,自2016年已有4次投资人调研活动。 但这些本该成为口子窖展示自身形象,提高市场期待值的机会,却鲜见火花与亮点。 将历次投资人调研做个对比,会发现不少调研问题有老生常谈之嫌,除了业绩解读、股东减持、提价与并购计划等具体问题之外,还包括发展战略、省内外市场优势、产品升级、生产工艺等“一般性”问题。 实际上,这一情况也与口子窖自身的聊天“风格”有关。2016年以来的4次投资人调研活动,均由徐钦祥代表公司高管出席,曾参加了2015年2场调研活动的口子窖董事长徐进并未出席。与茅台、洋河调研会的豪华高管阵容相比,口子窖仅副总一人出席,对交流效果难免有所影响。 ❸ “内向”性格对口子窖有何影响? 实际上,口子窖在业内给人的印象一直是内向型企业,这不仅体现在企业对外宣传频率不高,与近年来白酒企业高管频繁“出镜”不同,口子窖董事长徐进极少参加行业活动,也很少接受媒体采访,被称为“隐形人”。 诚然,低调务实是企业与企业家的一种优秀品质,但考虑到当前行业实际情况,口子窖的这种“内向”性格,是否对其发展造成一定限制呢? 企业家和企业自身的知名度、曝光率,已日益成为企业的一项重要资源。以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为例,不仅仅参与企业的各类发布会,为企业和产品代言,而且参与各类公众活动,针对社会热点事件发表自身观点,形成了很强的企业家形象。在涉及企业的各类公众关注中,马云更是积极回应。例如,阿里巴巴是否属于日本企业或是外资企业曾一度引起公众热议,马云就在第一时间进行了回应称阿里是中国的“国家企业”。 相比之下,口子窖在“高盛减持”、大股东频繁进行质押融资,以及监事冯本濂违规减持等关注度较高的事件中都十分缄默,未能很好的澄清资本市场的疑问。 “内向”的口子窖,前期发展可谓扎实而有力,自上市以来基本保持两位数业绩增长,但在注意力经济时代,如果能够建立更开放的企业性格,是否会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呢?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