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唐洪涛

4月18日-20日,由山东省糖酒副食品商业协会主办,国井集团、新星集团协办的2025年(第90届)山东省糖酒商品交易会(简称山糖)在淄博举行。

作为国内唯一一个47年来从未间断、连续举办的省级糖酒会,山糖因其规模大、带动作用强、社会影响好,被誉为“山东第一会”“鲁酒风向标”,在鲁酒振兴的道路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从本届展会来看,鲁酒正通过扩张、换人、推新品等多种举措焕发生机以图振兴。不过,展会期间传出的声音表明,鲁酒尽管面临重重包围,却并未选择突围,而是选择了“坚守”。

在市场日益内卷、名酒加速下沉的当下,鲁酒能守得住吗?这不得不引发深思。

█ 新品齐出

本届山糖吸引了超千家企业和数万名客商,以山东十大名酒(景芝、云门、泰山、国井、古贝春、花冠、孔府家、琅琊台、兰陵、趵突泉)为代表,鲁酒骨干企业纷纷推出新品,吸引无数目光。

图片

▎图源:山东省糖酒副食品商业协会

景芝推出首款真实年份酒产品——景芝芝香真年份,以及芝麻香的巅峰之作——景芝有酒五千年,前者主打真年份,后者突出“景芝有酒5000年”的悠久历史,景芝的深厚底蕴得以充分展现。

兰陵力推兰陵王·兰香天下酒,此酒凭借酒体“窖香馥郁、入口绵柔、口感爽净、余味悠长”等特点,于今年荣获酒业最高荣誉“青酌奖”酒类新品称号。

百脉泉酒业携百脉泉、清照双品牌旗下的明星产品惊艳亮相,特别展出了42°齐鲁壹号(浓香型)、46°齐鲁壹号(浓酱兼香型)新品,其集泉文化、酒文化和词文化于一身,成为展会一大亮点。

·

▎图源:山东省糖酒副食品商业协会

云酒头条注意到,此次展会上,鲁酒骨干企业在展位设计、产品展示等方面格外重视与齐鲁文化、独特工艺的结合:景芝白酒集中展示了国家非遗景芝酒传统酿造技艺,解密其酿造密码;国井集团充分发挥淄博齐文化、酒祖仪狄文化、齐民要术文化和黄河生态文化优势,持续叫响“万里黄河成就一瓶国井好酒”;孔府家酒展出的风雅颂系列、朋系列、年份系列,代表了其独特风格的“孔府家酒传统酿造技艺”……

泰山酒业副总经理吴修刚认为,文化是个活宝,做好文化产品,能够解决消费者的认知问题。近年来,企业围绕泰山文化、儒家文化,打造了五岳独尊、稳如泰山、儒风泰山等具有鲜明文化特色的品牌,获得众多消费者认可。

“兰陵品牌的内核就是文化”,兰陵美酒营销副总经理贾爽表示,兰陵拥有3000年的酒文化历史,从李白的“兰陵美酒郁金香”,到1915年的巴拿马博览会金奖,都赋予了兰陵无限魅力。为此,企业在品牌宣传上,特别注重强化文化,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本届山糖还评出了山东省最受消费者喜爱的鲁酒品牌,云门陈酿10、国井·年份井窖、儒风泰山、景芝芝香真9年、百年兰陵王、花冠鲁雅香、星标琅琊台等24个产品获此殊荣,很多获奖品牌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

山东是孔孟之乡,文化是鲁酒的最大优势,打好文化牌也已成为鲁酒共识。随着企业重视程度不断提高,鲁酒的品牌价值与影响力有望得到大幅提升。

█ 新人亮相

本届糖酒会上的另一亮点,是“新人”集中亮相。

云门酒业副总经理葛卫忠、花冠酒业鲁雅香销售公司总经理黄枫都来自江苏南通,作为职业经理人来到山东,这不仅说明鲁酒是一片沃土,也为鲁酒带来了新气象。

葛卫忠坦言,他心中曾有一个解不开的困惑:茅台的地理决定论影响深远,以至于有“离开了茅台镇,酿不出茅台酒”之说;与茅台同为酱香型白酒国标制定者的云门,其特色又是什么?

通过梳理青州地域文化、云门企业文化,葛卫忠发现,青州酿酒的历史可追溯到7000年前,从此到3600年前、1600年前直到明清,青州酿酒都有据可查,他由此找到了与茅台的地理决定论相媲美的理论——时间决定论。“我们要用时间的概念,讲好云门的故事。”

据悉,云门正在以打造“个性云门”为出发点,从产品、文化、工艺、宣传等多个方面,深度挖掘地域特色,结合区域性、全国性热点事件,多维度强化云门品牌的个性和优势。葛卫忠同时建议,鲁酒应该将地域文化、企业文化、时代文化融为一体进行品牌塑造。

同为职业经理人,黄枫侧重从渠道建设的角度为鲁酒提供新思路。

在鲁酒主题论坛上,黄枫深度解读了花冠酒业的“双123工程”运作模式,该模式通过标准化的市场运营流程,实现全链条规范管理;同时采取精细化动作,针对不同区域消费习惯、不同渠道特性制定专属策略,精准锚定目标市场,实现市场精准突破。

黄枫自豪地表示,“双123工程”实施以来,鲁雅香布局的所有B端客户没有一个流失。

除了职业经理人,鲁酒企业的“掌舵人”也在发生变化,比如孔府家酒业、琅琊台集团。

鲁酒一系列换人动作的背后,是鲁酒面对市场压力的主动应对。青岛琅琊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赵咏伟认为,创新是每个企业与时俱进唯一的办法。面对越来越年轻迭代的新人群、新氛围、新场景、新消费习惯,企业必须进行系统上的创新。

他表示,公司近年来不断提升品牌定位,既明确了中国海派白酒开拓者的品牌定位,也明确了中国超高度白酒领导品牌的定位。同时,琅琊台还进行了产品创新,梳理形成了包括酱香、海派浓香、琅琊香在内的“海洋生态一地三香”特色白酒产品线。

鲁酒在组织、人事方面的新动作,也引起了云酒·中国酒业品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和君咨询副总经理、资深合伙人,和君酒水事业部总经理李振江的关注。

李振江认为,鲁酒市场有四大变化,其中两大变化均与人事有关:一是鲁酒营销队伍的年轻化比10年前提升了15%,而组织力量优化成为鲁酒抗压的关键之一;二是多数鲁酒企业完成了“新领袖”的接班计划,鲁酒新一代掌门人将在“十五五”期间集体亮相。

也正因为如此,李振江认为鲁酒的发展值得期待。“解放思想,乐观奔跑,最具活力的鲁酒充满想象。”

█ 两种声音

提到解放思想,就不得不提本届山东糖酒会传出的两种声音。

一种声音是守。

鲁酒主题论坛的主题是“发挥地域优势、加强渠道竞争、坚守鲁酒特色”,这与鲁酒的现实密切相关。

一方面,省外品牌(如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等)占据山东市场75-80%份额,且持续下沉,增大费投比例,15%以上增投已成为普遍现象。

另一方面,鲁酒被迫收缩至本地市场寻求生存,并形成了对本地市场的高度依赖,在县级行政区内市占率可达60%-90%。以红太阳酒业为例,其在本地市场的销售额占到了其所有销售收入的90%。

山东省糖酒副食品商业协会会长薛剑锐坚定地认为鲁酒应该“守”。他表示,鲁酒虽然也想进攻,但是缺乏名酒背书,实力亦不足,面对从省外涌来的名酒“大军”,鲁酒难以匹敌,只能采取守势。

另一种声音是攻。

以云门酒业为例,其通过“全国化+国际化”双线战略,已经实现了省外及海外市场突破,成为鲁酒全国化进程的标杆企业。与此同时,其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先后远赴美国、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

某鲁酒企业负责人向云酒头条坦言,自己所在企业过于保守,近年来的品牌声量越来越小,面临营收压力,而这种情况在鲁酒企业中并不鲜见。

走出山东,走向全国,乃至走向世界,不仅是鲁酒企业共同的心声,也是山东省政府的主张。山东省政府推出“鲁酒振兴”计划,在推动企业深耕根据地市场的同时布局省外,并通过“鲁酒全国行”、参加国际展会等方式,提升鲁酒的品牌影响力,推动鲁酒文化走向世界。

“以攻代守,方有机会。”云酒·中国酒业品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知趣咨询总经理蔡学飞认为,山东是酒类产销大省,但是鲁酒在全国范围内影响有限。在目前行业调整周期下,鲁酒面临着全国性酒企市场下沉的压力。名酒企业拥有品牌、品质、产品、规模与价格等多重优势,其渠道扁平化必然会掠夺区域酒企的渠道与消费资源,因此,固步自封的鲁酒企业很难固守住本地市场。

在这种情况下,鲁酒应该重新定位,聚焦自身文化品质特色,打造属于自身独一无二的稀缺性产品价值,从而吸引目标消费者,并积极利用互联网平台与工具,扩大自身品牌影响力,精准服务自身消费者。

蔡学飞建议,鲁酒若要振兴,要在文化、产区、品类与工艺等多方面构建差异化竞争力,通过深度挖掘鲁酒文化底蕴,讲好“好品山东有好酒”品牌故事,常态化积极开展“鲁酒全国行”等推介活动,强化“芝香核心产区”“北派酱香”等产区名片,推动由“产区名酒”向“名酒产区”跨越,并且扶持景芝、泰山、古贝春等优势酒企做大做强,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超级大单品”,完善产品结构,深化文旅融合,发展工业旅游与酒文化主题景区,在数字技术支撑下打造酒庄等沉浸式消费体验新模式,全面提升鲁酒的市场占有率和品牌美誉度。

就在鲁酒为了攻与守争论不休的时候,“邻居”苏酒在洋河、今世缘之后,又走出了一家全国化酒企——汤沟酒业与分众传媒达成三年亿元级战略合作,全面启动品牌全国化传播攻势,在业内引发强烈反响。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