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陈俊
张德芹掌舵茅台已有一年。
2024年4月下旬,张德芹回到茅台,这个他酒业生涯开始的地方。
不同的是,身份改变,这一次,他彻底站在了聚光灯下,成为了这艘万亿航母的掌舵人。
行业的目光瞬间聚焦,人们好奇他将有哪些“新政”,人们也期待着他能为茅台带来新的变革与突破。
但无论是从宏观周期,还是茅台自身调整周期来看,张德芹在茅台的工作都注定“不好干”。
█ 稳定大局
自2022年至今,白酒行业迎来新一轮深度调整。与前三轮调整相比,本轮调整前所未有的复杂,影响更为深远,挑战也更为严峻。
特别是2024年以来,酒业呈现“量价齐降”的态势。产量方面,2024年前三季度,白酒产量达298万千升,较2023年同期减少38.92%;价格方面,价格倒挂成为市场普遍现象,中高端名酒市场零售表现从千元以上回落至700-800元价格带。
有机构认为,行业增速已换挡至5%-8%,白酒产业很可能从过去20多年动辄两位数的高增长,逐渐转变为中低速个位数增长。
2024年,茅台酒价格经历多轮波动,甚至部分囤货商因低价与电商渠道产生冲突,暴露出茅台渠道体系的深层次矛盾。
作为茅台的掌舵者,张德芹比任何人都有危机感,诚如他所言“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我们看到,过去一年,以张德芹为代表,茅台高层深入市场,倾听一线声音,安抚经销渠道,不断调整和纠偏。
从结果来看,张德芹顶住了种种压力,带领茅台交出一份不错的成绩单:贵州茅台2024年度实现营业总收入1741.44亿元,同比增长15.66%;利润总额1196.39亿元,同比增长15.41%。
贵州茅台2024年海外营收首次突破50亿这一重要关口,同比增长19.27%,创下历史新高,国际市场销售质量显著提升。在高基数、大体量的情况下,茅台顺利完成2024年初既定目标,营收、利润保持两位数增长,持续稳住了茅台的“基本盘”,夯实“压舱石”。
此外,茅台的渠道结构和管理水平也发生显著变化。
财报显示,“i茅台”数字营销平台实现销售收入200.24亿元,同比下降10.51%,连带贵州茅台直销渠道增速下滑至11.32%;管理费用同比下降4.1%至93亿元,其中,业务招待费下降60%,董事会费用下降60%以上。
这些数据表明,张德芹在稳住大局的同时,茅台的战略调整初见成效。
█ 定局之道
再次回到茅台,白酒行业形势已然大变。面对新的竞争命题,张德芹需要给出答案。
一年来,张德芹表现出少有的冷静。云酒头条梳理发现,回到茅台后,张德芹公开出席行业活动的次数并不算多,其与茅台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莉在“出差”分工上有明显不同:王莉更多聚焦于市场调研,张德芹更多聚焦战略性、方向性、资源整合型任务。
在十四届中国白酒T9峰会上,张德芹表示,“质量”和“文化”始终是白酒行业应对一切“变化”的“不变”基石,在物质和精神层面,共同构成白酒“赢得消费者认同”的立身之本。而这,正是张德芹重塑茅台的关键。
可以看到,张德芹回归茅台后,直指茅台两大发展核心——质量和文化。他回到茅台的第一件事,就是率队深入制酒车间和勾贮车间,实地调研茅台酒生产质量情况。几乎每个月,张德芹都会深入一线调研,从制酒车间到质量部大楼,从下沙生产到一轮次生产,都能看到他的身影。在随后的多次内部讲话中,质量和文化也始终是张德芹频频提及并强调的重点。
“茅台发展到今天,是我们的祖辈、前辈们始终坚守茅台祖训,始终不急功近利、不浮躁,所以厚积薄发,才有了茅台这几十年的高速发展。”张德芹认为,茅台只有实实在在地把品质控制好,才有未来。
在张德芹的推动下,茅台全新版企业文化体系《茅台玖章》正式发布,首次正式对外展示茅台“顺天敬人明理厚德”的企业文化。
《茅台玖章》的发布,不仅是对茅台多年文化积淀的一次系统梳理,更是对茅台未来发展方向的一次深刻昭示。张德芹表示:“发布《茅台玖章》,旨在从漫漫历史长河中寻根问源,探寻茅台发展壮大的文化基因,汲取不断前行的精神力量。”
纵观世界上伟大的企业,无不是抓住发展最核心的本质,即质量和文化,在变幻无常的时代浪潮中,始终“抱朴守一”,崇道务本,进而积淀出企业最浑厚的精神力量。
“创新一定是基于茅台本质的底线之上的。”对张德芹而言,管理茅台,首先必须传承好企业文化、企业精神,在此基础上再不断创新,创造一个新的茅台。
█ 破局之术
老子说:“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
在掌舵茅台过程中,张德芹道术并用、标本兼治。随着一系列战略调整的落地,茅台的发展思路愈发清晰。
在营销方面,茅台明确,在“三期叠加”的复杂市场形势下,解决供需适配痛点问题的转型势在必行。贵州茅台酒要主动向“新商务”转型,做好“三个转型”,即客群转型、场景转型和服务转型。
这是自2013年提出“由公务向商务转变”之后,茅台提出的又一次重大转型。数据显示,过去一年,茅台渠道商团购、零售占比大幅增加,18个省(区、市)的市场有效客户平均增长98%,显示茅台客群转型策略初见成效。
在消费方面,张德芹提出要深化“朋饮”向“友饮”转变,为茅台构建“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市场生态提供思路。
他认为,当前白酒行业消费环境趋于理性,在推动“朋饮”向“友饮”转变的同时,也要基于市场客观因素,注重家庭消费群体培育,与消费者在决策、营销、服务等方面实现深度共鸣,以更深入的理性消费思考推动市场工作。
张德芹曾表示,任何一个行业、任何一个企业,谁都不敢保证每年有百分之几十的增长。
对发展节奏的研判,同样反映在茅台增速的考量上。根据最新财报,茅台把2025年的营收增速目标从2024年的15%降至9%,这是茅台近10年来第二次较为明显的增速变化,也是近9年来营收增速首次降至个位数。
此外,张德芹还频繁互访科创类企业和机构,构建更高层次的“科技护城河”。仅3月和4月两个月内,张德芹就先后拜访了华大、清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比亚迪和华为。
张德芹强调,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时代命题,动能转换和消费变革是挑战,同时也是机遇。茅台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企业治理和市场营销提质增效。
执掌茅台一年间,张德芹以“道”守本、以“术”谋变,在行业深度调整与市场波动的双重挑战下,为这艘万亿航母明确稳健前行的航向。
他一方面稳住基本盘,以营收利润双增的业绩夯实根基;另一方面擘画长远蓝图,以质量与文化为双翼,推动茅台从历史积淀中汲取力量,向现代商业生态与科技创新领域拓展边界。
无论是《茅台玖章》的文化宣言,还是“新商务”转型的破局实践,无不彰显其“传承中创新”的治理智慧。
面对未来,茅台仍需在行业增速换挡的常态下,平衡规模与质量、传统与变革的张力。但张德芹的冷静务实与战略定力,无疑为茅台注入了应对变局的核心动能——守得住品质初心,看得见时代浪潮,方能于激流中行稳致远。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